一、实习目标
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对加工中心的感性认识,了解加工中心的种类、结构、各种坐标的定义、刀具、辅具的种类等,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,了解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,掌握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、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、加工参数的选择、手工编程方法、工件的装夹、刀具的选择、装夹等。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,以培养合格的高级技能人才为目标,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突出职业技能训练,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。紧密结合行业、企业生产实际需要,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,使学生能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。
二、 实习时间 4周
三、 实习地点 工程实训中心7-A1
四、实习类型 专业数控
五、适用对象 工业中心机加工和数加工专业本科生
六、人机配置 3-4名学生/每台铣床,2-3名指导老师/每班
七、实习内容及要求
序号 |
实习内容 |
实习要求 |
主要知识点 |
主要能力培养 |
1 |
安全纪律教育 场地清洁要求 机床维护保养 |
(1) 准时上下课 (2) 着装规范 (3) 按要求清洁实习场地和保养机床 |
(1) 生产安全技术 (2) 清扫规范 (3) 机床维护保养规范 |
(1) 劳动观念 (2) 安全意识 (3) 工程意识 (4) 环保意识 |
2 |
铣削基本知识 加工中心操作 工量具使用 |
(1) 掌握加工中心基本结构 (2) 刀具的选择 (3) 工量具的使用 |
(1) 铣削运动 (2) 铣床结构 (3) 铣刀选择 (4) 铣削用量选择 (5) 量具使用方法 |
(1) 铣削加工基本技能 (2) 了解常用加工中心刀具的材料,型号,安装方法 (3) 使用工量具测量工件的能力 |
3 |
综合件加工 |
(1) 能够根据零件图纸确定工艺路线,提高加工效率分析 (2) 掌握加工中心的各种编程指令及加工工艺的编排 (3)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特点及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 (4) 零件精度满足要求 |
(1) 机械识图知识 (2) 公差基本知识 (3) 数控加工工艺(孔系加工、平面轮廓和贯通轮廓加工、大型型腔加工) (4) 刀具、量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|
(1) 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(2) 加工效率分析能力 (3) 铣削工艺及综合加工能力 (4) 使用工量具测量工件的能力 (5) 安全意识 (6) 工程意识 (7) 环保意识 (8) 创新能力 (9) 参加国家技能鉴定加工中心中级工考核 |
八、实习进程
第一周 |
实践教学内容/进度要求 |
教学方法 |
实训考核 |
周一 |
上午 |
1、安全教育、纪律教育、场地清洁要求。 2、介绍加工中心的用途、类型、主要结构及其作用和机床维护保养。 3、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指令讲解及运用。 |
现场教学及PPT辅助教学 |
课堂笔记检查 |
下午 |
1、讲解标准坐标系及其规定。 2、讲解编程基本指令含义、程序段编写及程序结构的编写。 |
现场教学及示范编程 |
课堂笔记检查 |
周二 |
上午 |
1、 讲解加工中心刀具半径补偿的编程。 2、 讲解刀具半径补偿中几个特殊情况。 |
现场教学及示范编程 |
课堂笔记检查 |
下午 |
结合范例讲解完整程序编写以及常见误区 |
现场教学及示范编程 |
课堂笔记检查 |
周三 |
上午 |
1、 完成练习一的完成程序编写。 2、 针对编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。 |
现场解答 |
程序检查 |
下午 |
|
|
|
周四 |
上午 |
1、 讲解倒角指令(倒角CHF和倒圆RND)。 2、 讲解倒圆编程格式(直线与直线;直线与圆弧)。 3、 讲解倒角编程格式(计算等分角度)。 |
板书及示范编程 |
课堂笔记检查 |
下午 |
指导完成练习二的编程。 |
现场解答 |
程序检查 |
周五 |
上午 |
数控铣床基本操作:开机,回参考点,手动(JOG)操作,MDA运行方式等。。 |
操作示范及巡回指导 |
|
下午 |
新程序的输入与编辑,程序的打开、编辑与关闭,程序的拷贝与删除,程序的空运行。 |
操作示范及巡回指导 |
|
第二周 |
实践教学内容/进度要求 |
教学方法 |
实训考核 |
周一 |
上午 |
1、 对铣练习一的零件进行手动编程输入、编辑和空运行测试。 2、 修改编程错误。 |
巡回指导 |
|
下午 |
集中讲解测试出现错误以及解决办法。 |
工件点评 |
|
周二 |
上午 |
1、 加工中心刀柄刀具的安装。 2、 讲解及其示范对刀验刀操作讲解。 3、 练习对刀验刀操作。 |
操作示范及巡回指导 |
|
下午 |
1、 讲解尺寸精度在编程中的引入。 2、 学生练习多把刀的对刀操作。 3、 完成练习一加工。 |
巡回指导 |
|
周三 |
上午 |
1、 全部完成练习一加工,集中讲解。 2、 实习场地打扫卫生、机床日常保养。 |
工件点评 |
工件交检 测量评分 |
下午 |
|
|
|
周四 |
上午 |
1、讲解刀具长度和半径补偿技术。 2、开始加工练习二。 |
编程示范及巡回指导 |
|
下午 |
1、 基本操作的加强练习及加工结束。 2、 讲解加工工艺参数设置及编程方法。 |
工件点评 |
工件交检 测量评分 |
周五 |
上午 |
完成练习三程序的编程模拟。 |
巡回指导 |
|
下午 |
1、 讲解加工过程遇到问题以及保证表面粗糙度。 2、开始加工练习三。 3、实习场地打扫卫生、机床周保养。 |
巡回指导 |
机床清扫评分 |
第三周 |
实践教学内容/进度要求 |
教学方法 |
实训考核 |
周一 |
上午 |
1、 数控车床结构基本介绍。 2、 基本编程指令讲解及运用。 |
板书及示范编程 |
课堂笔记检查 |
下午 |
1、 讲解数控车床加工循环编程。 2、 讲解程序的组成及完整程序的编写。 |
板书及示范编程 |
课堂笔记检查 |
周二 |
上午 |
讲解数控车床基本操作(开机,回参考点,新程序的创建,程序的打开与修改,删除等)。 |
现场示范及巡回指导 |
|
下午 |
讲解数控车床加工程序进行手工编程输入、编辑和空运行测试等。 |
现场示范及巡回指导 |
|
周三 |
上午 |
1、 讲解数控车床自动加工操作步骤。 2、 讲解并完成数控车床练习一程序模拟。 |
现场示范及巡回指导 |
|
下午 |
|
|
|
周四 |
上午 |
讲解数控铣车刀具的对刀方法及技巧并练习对刀。 |
现场示范及巡回指导 |
|
下午 |
1、完成数控车床练习一加工。 2、总结加工出现问题。 |
巡回指导 |
工件交检 测量评分 |
周五 |
上午 |
完成数控车床练习二的编程模拟。 |
现场示范及巡回指导 |
|
下午 |
1、 完成数控车床练习二的加工。 2、 实习场地打扫卫生、机床周保养。 |
巡回指导 |
1、工件交检 测量评分 2机床清扫评分 |
第四周 |
实践教学内容/进度要求 |
教学方法 |
实训考核 |
周一 |
上午 |
1、 完成练习三。 2、 实习场地打扫卫生、机床日常保养。 |
巡回指导 |
工件交检 测量评分 |
下午 |
讲解循环编程技术,坐标旋转变换技术。 |
编程示范及巡回指导 |
|
周二 |
上午 |
1、 编写练习四加工程序。 2、 对程序进行模拟测试。 |
巡回指导 |
|
下午 |
开始加工练习四零件。 |
巡回指导 |
|
周三 |
上午 |
1、 完成练习四。 2、 实习场地打扫卫生、机床日常保养。 |
巡回指导 |
工件交检 测量评分 |
下午 |
|
|
|
周四 |
上午 |
1、 总结练习四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并解答。 2、 总结考工考点进行备考。 |
巡回指导 |
|
下午 |
加工中心操作及零件加工的巩固与复习。 |
编程和操作示范 |
|
周五 |
上午 |
参加国家技能鉴定数控车床中级工考核。 |
考级 |
技能鉴定 |
下午 |
参加国家技能鉴定数控车床中级工考核。 |
考级 |
技能鉴定 |
九、 实习指导每日流程
实习指导每日流程 |
序号 |
项目 |
注意事项 |
备注 |
1 |
巡视机床设备和工具量具准备 |
填写日常安全记录本。 |
|
2 |
设备、工量具、材料准备 |
|
|
3 |
上课点名 |
上下午按时点名,在学生考勤记录表中做好记录。 |
|
4 |
安全着装检查 |
学生必须穿军训服,女生规范戴帽子。旋转机床禁止带手套。 |
|
5 |
巡回指导 |
指导学生加工,纠正学生加工中的不规范操作。 |
|
6 |
实习件评分 |
严格按照实习图纸上评分要求评分。 |
|
7 |
机床保养 |
机床每日小保养,每周大保养。机床和场地安排学生清扫,做好清扫评分。 |
|
8 |
机床报修 |
机床出现故障,及时报修,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本。 |
|
十、实习成绩评定
安全生产及纪律、考勤: 10%
实习报告(实习教师批阅):30%
加工零件(平时加工零件评分):60%
注:学生考勤记录单、学生成绩记录单格式附后。
十一、工量具清单
综合实训工量具清单(每组一套) |
序号 |
工量具名称 |
规格 |
数量 |
备注 |
1 |
游标卡尺 |
0-150mm |
1 |
|
2 |
螺旋千分尺 |
0-25mm |
1 |
|
3 |
带表游标卡尺 |
0-150mm |
1 |
|
4 |
刀柄扳手 |
ER32 |
1 |
|
5 |
等高垫块 |
套 |
1 |
|
6 |
橡皮锤 |
|
1 |
|
7 |
锉刀 |
|
1 |
|
先进制造综合实训Ⅰ
加工中心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(练习题1)
姓名 |
|
班级 |
|
学号 |
|
日期 |
|
考核时间 |
|
总等分 |
|
序号 |
考核项目 |
考核内容 |
配分 |
评分标准 |
得分 |
备注 |
1 |
长度 |
100 |
6 |
超差不得分 |
|
|
2 |
60 |
6 |
超差不得分 |
|
|
3 |
48 |
6 |
超差不得分 |
|
|
4 |
20 |
6 |
超差不得分 |
|
|
5 |
8±0.05 |
9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7 |
高度 |
3 0 -0.05 |
9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12 |
圆弧 |
2-R150 |
6 |
超差不得分/处 |
|
2处 |
|
12-R4 |
12 |
|
|
12处 |
|
4-R5 |
8 |
|
|
4处 |
13 |
2-R50 |
6 |
超差不得分/处 |
|
2处 |
16 |
粗糙度 |
加工面Ra1.6 |
8 |
降一级扣1分/处 |
|
|
17 |
各加工面Ra3.2 |
8 |
降一级扣1分/处 |
|
|
18 |
文明生产 |
安全文明生产,佩戴劳保安全装备 |
10 |
违反规定扣10分 |
|
发生重大事故取消成绩 |
|
此题为零分 |
|
指导教师:
先进制造综合实训Ⅰ
加工中心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(练习题2)
姓名 |
|
班级 |
|
学号 |
|
日期 |
|
考核时间 |
|
总等分 |
|
序号 |
考核项目 |
考核内容 |
配分 |
评分标准 |
得分 |
备注 |
1 |
长度 |
110±0.03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2 |
85±0.03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3 |
75±0.03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4 |
60±0.03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5 |
76±0.03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6 |
2-20±0.03 |
12 |
超差0.02扣3分/处 |
|
2处 |
7 |
10±0.02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8 |
高度 |
5 0 -0.04 |
5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9 |
10 0 -0.04 |
5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10 |
20 0 -0.04 |
5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11 |
5+0.04 0 |
5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2处 |
12 |
8+0.04 0 |
5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13 |
圆 |
2-Ø14 +0.03 0 |
6 |
超差0.02扣3分/处 |
|
2处 |
14 |
粗糙度 |
加工面Ra1.6 |
6 |
降一级扣1分/处 |
|
|
15 |
各加工面Ra3.2 |
6 |
降一级扣1分/处 |
|
|
16 |
文明生产 |
安全文明生产,佩戴劳保安全装备 |
10 |
违反规定扣10分 |
|
发生重大事故取消成绩 |
|
此题为零分 |
|
指导教师:
先进制造综合实训Ⅰ
加工中心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(练习题3)
姓名 |
|
班级 |
|
学号 |
|
日期 |
|
考核时间 |
|
总等分 |
|
序号 |
考核项目 |
考核内容 |
配分 |
评分标准 |
得分 |
备注 |
1 |
长度 |
110±0.03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2 |
2-30±0.03 |
12 |
超差0.02扣3分/处 |
|
2处 |
3 |
90±0.03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4 |
76±0.03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5 |
70±0.03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6 |
50±0.03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7 |
48±0.04 |
6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8 |
高度 |
5 0 -0.04 |
4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9 |
4+0.04 0 |
4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10 |
23 0 -0.04 |
4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11 |
2-10 0 -0.04 |
8 |
超差0.02扣2分/处 |
|
2处 |
12 |
6+0.04 0 |
4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13 |
10+0.04 0 |
4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14 |
圆 |
Ø34+0.04 0 |
4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15 |
粗糙度 |
加工面Ra1.6 |
5 |
降一级扣1分/处 |
|
|
16 |
各加工面Ra3.2 |
5 |
降一级扣1分/处 |
|
|
17 |
文明生产 |
安全文明生产,佩戴劳保安全装备 |
10 |
违反规定扣10分 |
|
发生重大事故取消成绩 |
|
此题为零分 |
|
指导教师:
先进制造综合实训Ⅰ
加工中心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(练习题4)
姓名 |
|
班级 |
|
学号 |
|
日期 |
|
考核时间 |
|
总等分 |
|
序号 |
考核项目 |
考核内容 |
配分 |
评分标准 |
得分 |
备注 |
1 |
长度 |
110±0.03 |
8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2 |
76±0.03 |
8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3 |
90±0.03 |
8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4 |
76±0.03 |
8 |
超差0.02扣3分 |
|
|
5 |
高度 |
5+0.04 0 |
6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6 |
8+0.04 0 |
6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7 |
13+0.04 0 |
6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8 |
23+0.04 0 |
6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10 |
圆 |
Ø32 +0.04 0 |
6 |
超差0.02扣2分 |
|
|
11 |
4-Ø8 |
8 |
超差不得分/处 |
|
4处 |
12 |
角度 |
4-30° |
8 |
超差不得分/处 |
|
4处 |
13 |
粗糙度 |
加工面Ra1.6 |
6 |
降一级扣1分/处 |
|
|
14 |
各加工面Ra3.2 |
6 |
降一级扣1分/处 |
|
|
15 |
文明生产 |
安全文明生产,佩戴劳保安全装备 |
10 |
违反规定扣10分 |
|
发生重大事故取消成绩 |
|
此题为零分 |
|
指导教师: